全世界热爱和平民主的人们联合起来 ! 为实现民主中国而奋斗 ! 民 主、自 由 、公 平、法 制、人 权、富 裕 !
您当前的位置为:首页 - - > 重要内容
中国北方八省和黄河流域遭受严重干旱
日期: 2/5/2009 9:48:08 AM 发表人: 自由亚洲电台
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国北方八省和黄河流域遭受严重干旱(图)

    2009-02-05
    中国气象局表示,中国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,其持续时间之长、受旱范围之广、程度之重为历史少见。黄河流域多个省份也发生严重干旱。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

    更多图片新闻
    图片:09年2月4日,一名安徽农民展示小麦遭受严重干旱。据官方数据统计,安徽遭受严重旱灾,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6亿元。(法新社)

    中国官方中新社星期三报道,由于入冬以来,华北、黄淮、江淮、江汉等地降水偏少,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。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的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程度。未来一段时期,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无明显降水,旱情一时难以缓解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。
    中国气象局的信息显示,2008年11月以来,中国北方冬小麦种植地区降水持续偏少,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。华北大部、黄淮、江淮、江汉等北方冬小麦种植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九成。山西中部、河北中南部、河南东北部、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达九成以上。旅美经济学者程晓农就中国大陆这场严重干旱的危害表示:
    “这个干旱主要是影响两点,第一是城市的供水,因为北方地区现在地下水已经被过度地抽取,所以地面水库的水是象北京等这些地方,主要的地方用水如果整个秋冬没有雨雪,今年春天春旱期间可能北京水库的用水就会降到所谓的接近死水位,水放不出来。这样的话,会对大城市用水构成影响。另一方面,干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会构成更严重的威胁,因为小麦的播种期北方是在9、10月份,播种以后如果没有雨也没有雪,麦苗就可能长不起来了,或者说麦子撒下去以后就根本不发芽。在这种情况下,非常干旱的地区出现绝收,对北方地区的农民而言今年夏天的夏粮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。”
    中国黄河水利委员会星期三宣布,由于黄河流域多个省份同时发生严重干旱,即日起黄河流域区域干旱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,启动二级应急响应。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此前曾在1月11日发布黄河流域区域干旱黄色预警,但目前流域旱情进一步发展。中国气象专家认为,中国大陆这次持续大范围的干旱呈现5个特点:一是秋冬连旱。华北、黄淮、西北、江淮等地已经三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。二是受旱面积大。三是受旱程度重。土壤失墒严重,北方小麦种植区大面积出现三至十厘米干土层,旱情仍在持续。四是旱冻叠加,尤其是一月底,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,加剧了旱情影响。五是可能出现冬春连旱。中国中央气象台预测,二月份华北、黄淮大部、江南东南部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,华北中南部、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,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。这些地区的气象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。就干旱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,美国印地安那州博尔大学的郑竹园博士表示:
    “干旱的影响当然很大,因为春天是麦子发展的时候。没有收成的话,今年的粮食价格一定会上涨。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失业问题,最近的报道有2500万农民工回乡;第二个有600多万大学生马上要找工作,然后马上还有大概4000万人要找工作。”
    有关统计显示,河南省有近六成的麦田受旱,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出现黄苗,有四十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。安徽省的近七成麦田受旱,有九十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。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省麦田受旱面积均超过一半。持续的雨雪稀少和气温偏高,致使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,还造成山西全省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,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。据中国中央气象台预报,二月八日前后,华北地区中南部、黄淮、江汉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气象干旱区有一次降水过程,但由于前期降水持续偏少,上述大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将持续或发展。
    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下载录像

【 字体:


中国民主党       主席:王军    China Democracy Party    Chairman: Wang, Jun
地  址:            41-25   Kissena   Blvd.   FLR 1 #110,   Flushing,   NY   11355   USA
 Website: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 http://www.cdpwu.or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cdpwu.org/en
 Tel: E-mail: cdpwu1998@gmail.com  cdpwu@yahoo.com(yahoo邮箱密码被盗请勿使用)